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作者朱岩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交叉融合了清华大学多个学科的优秀科研力量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数据要素、数字化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首批纳入国家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的校级科研机构。
2021年,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传统经济发展的困境愈发凸显。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并加快了对未来发展的布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性地规划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数据要素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因此,2022年将是传统产业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年,也是数字经济全面发力的一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在大量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征求专家意见,提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
1、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各级政府的数据条例将会大量出台,用以明确政府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的开发方式。社区服务、健康、气象等数据资源将会率先建立开发模型。
2、新基建进入新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创新”成为新基建的开发范式。新基建将激活各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找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合之路。
3、数字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加速,与经济、金融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加速融合,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底层规则的数字化重塑成为研究热点。
4、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开始实施,高校、科研机构数十年形成的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将被打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始落实、新型创新机制开始出现。
5、助力数据资产化的底层技术开始向各行业渗透,非同质化通证NFT将在文化领域之外找到更广阔应用空间。
6、数字产业化领域将会出现大量第三方数据服务产业,2021年出现的大量数据交易所将走向分化,少部分走向全国数据交易所,一部分会成为本地(行业)数据交易平台,还有一部分会走向衰落。
7、数字产业化在消费平台领域走出新模式,传统互联网平台经济停止无序扩张,开始出现基于数字信用体系的新型电商平台。
8、传统产业链2022年将全面开始数字化转型,突破口将会是产业数字金融。系统的数字化转型理论开始出现,围绕某些核心企业将开始产业数字生态重塑。
数字化不同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需要产业链的协同才能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因此单一企业不容易完成数字化转型,只有充分利用“上云用数赋智”等新生产力,把产业链、产业生态协同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2022年,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将逐渐走向产业链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最能体现产业链数据协同价值的,就是产业链上信用体系的重塑,通过数字化实现产业链上高可靠、安全的信用自动评价体系,就能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精准对接,用产业数字金融体系降低链上企业的资金成本。这也是现阶段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动力所在,有了这一突破口,就能够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的思想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
9、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出现满足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并助推传统农业生产、流通、创新体系全面走向数字化。
10、中国的数字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维护数字生态的开放、健康、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治理科技(GovernTech)走向成熟,能够实现数字空间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城市,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教授简介
朱岩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